卫星遥感中心圆满完成冰川冰湖监测野外核查工作
经过为期20天的艰苦工作,5月30日我院卫星遥感中心“青海省冰川、冰湖、冻土消融退化引发的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项目组,联合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相关人员,圆满完成了野外调查工作,对项目前期遥感解译的青海省昆仑山片区玉珠峰、阿尼玛卿山片区年宝玉则、唐古拉山北麓色的日等冰川分布区冰湖引发的冰崩、冰湖溃决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排(核)查。



 

本次联合野外工作,分三个野外查证小组,采取分区包片、点面结合的方式,对不同调查片区的冰川、冰湖引发的冰崩、冰湖溃决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类型、威胁对象及程度、主要诱发原因、威胁财产、规模等级等进行现场调查和采集获取地面实景照片,并逐点填写地质灾害隐患点野外验证记录表、冰川、冰湖调查表。同时,配合青海省地理信息和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开展了玉树保俊色重点区、治多县色的日重点区、昆仑山重点区、年宝玉则重点区无人机航拍工作。
野外调查工作期间,调查区内雨雪天气频发,各调查小组在充分贯彻执行院野外工作“安全第一”的原则前提下,随时根据天气状况和解译工作情况,灵活调整工作安排,衔接好休整与转场、外出实地核查的时间,合理规划野外调查路线,抢抓晴好天气的有利时机,快速推进野外工作,并做到与中心始终保持联系,及时通报工作条件和进展情况。最终,项目组克服了雨雪天气、顶风迎雪、道路湿滑、调查人员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等不利因素以及人员少、任务重、高度流动等诸多困难,团结协作、高效安全地圆满完成了此次核查任务。通过野外实地核查获取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定量和定性观测的第一手资料,最终确定存在威胁的隐患点29处,排除解译灾害隐患点67处,为后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供了翔实准确的数据基础。
(供稿:地调院刘世英、李得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