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二次科考任务7之专题二召开2022年成果汇报会
2022年12月24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线上组织召开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7“高原生长与演化”之专题二“典型地区岩石圈组成、演化与深部过程”2022年度总结与第二期工作启动会议。第7任务总负责丁林院士、专题负责人王强研究员及各子专题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青海省地质调查院王秉璋院长作为子专题负责人做了项目汇报,我院十余名技术人员参会进行了学习。
会上,王秉璋院长从我院承担的子专题工作开展、取得成果、第二期工作部署等方面做了精彩汇报,2022年取得主要成果一是厘定出与稀有、稀土矿有关的德令哈-茶卡-同仁和扎日尕那-尕朵-草陇两条中生代岩浆岩带,解决了茶卡北山、草陇等重点矿集区成矿环境问题,初步总结了两条岩浆岩带的成矿规律和成矿潜力;二是青海尕朵-扎朵地区新发现22条含矿伟晶岩,与前期发现的草陇含矿伟晶岩共同构成了长约70多公里的锂铍等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并在含矿伟晶岩中获得了铌钽铁矿、锡石U-Pb年龄为194~178 Ma,是燕山早期早侏罗世产物,成因可能与三叠纪复理石沉积物发生熔融有关;三是尕朵-草陇远景区的发现极大拓展了青藏高原北部古特提斯巨型锂成矿带中部区域伟晶岩型锂铍矿找矿时间和空间范围。
在会后总结交流环节,我院子专题取得的成果和进展得到了专题负责人王强研究员和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供稿:王春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