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青藏所、广州地化所和青海地调院
联合开展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工作
2022年7月5日至11日,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院士丁林、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级高工王强、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教授级高工王秉璋带队组成三家单位联合、一行30余人的科学考察队,对青海省三江北段玉树地区高原岩石圈结构构造、古特提斯大洋缝合带和巴颜喀拉碰撞花岗岩带开展了联合考察工作。
此次联合考察,丁林院士作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STEP)任务7(高原生长与演化)的负责人,对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典型地区岩石圈组成、演化与深部过程”专题研究工作进展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现场考察与指导。

联合考察队员(部分)合影
赴实地考察前,青海地调院院长王秉璋对考察区域地质、矿产特征等进行了介绍;广州地化所副所长王强对区内地质体特征、伟晶岩形成时代及花岗岩形成机制等作了专项汇报。
王秉璋院长介绍考察区区域地质及矿产特征
实地考察期间,联合考察队分别对珍秦岩体、草陇伟晶岩、扎朵-扎牙岩体、香果伟晶岩、多彩蛇绿岩、尕朵-香卡日瓦岩体及香果南伟晶岩的地质特征、岩性组合、岩石特征、矿物组合等进行了现场考察,围绕岩石圈结构、地质与成矿作用耦合关系等核心地质问题相互进行了经验交流,并对取得的认识进行了深入探讨。

考察露头
此次考察中,科考队员们相互学习,齐心协力克服了高海拔缺氧、突变天气、山高路陡、超荷(样品)负重等重重困难,安全、圆满完成了此次任务。丁林、王强、王秉璋等地质前辈们深厚的地学理论积累、渊博的地学知识沉淀和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及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深深地影响了考察队伍中的年轻地质工作者,激发了他们对地质科研工作的热爱,提升了他们为地质科研工作奋斗的激情。

王强(左一)、王秉璋(中)和丁林(右一)
考察结束之际,丁林院士认为此次联合考察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也肯定了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前期取得的成果,认为玉树三江地区是研究高原岩石圈组成、演化与深部过程的理想场所,并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投稿:王春涛 李五福)
|